1、在交互体验中释放天性、彰显优雅气质,获得认同感,享受彼此的attachment,增进情感,这是虚拟购物无法比拟的。
2、(1)概念:历史循环论的消费逻辑模型:自身需求→购买力→自身需求。
3、在低端市场,传统商铺是不可能打败电商的,传统商铺要生存,得放弃低端市场,转型面向中高端市场和奢侈品市场,给产品注入文化底蕴,营造高档的交互体验机会和优雅的体验情境。
4、三.博弈的结果——与实体购物一种新的均衡态
5、二.为什么不能取代实体购物呢?根本原因是什么?将来有没有可能取代?
6、什么是进步?便利=进步?发展=进步?
7、彻底取代实购的正义性?
8、现代社会发展理论?
9、后来,生产与消费分开,人们的消费意识开始异化,因为消费的不再是自己生产的(或者说看不到生产过程了),人们渐渐地忘记了消费的目的,此时消费的逻辑不再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购买能力,尽可能把钱花出去,购买尽量贵的商品,直到自身购买力不能承受为止。金钱作为一种等价交换的媒介,是一种符号,它的使用入侵了物体价值本身,这种工具符号的广泛流通积累,诱发了人们三观、消费意识、生活思想开始异化。
10、公司推出“线验、线上消费”,开实体体验店,或者对已有的商场合作、兼并等等。
11、(5)对策:历史循环论中生活与消费的模型:合体→分开→产消者(奈斯比特提出)
12、以斯宾塞和黑格尔的历史循环论模型,加上孔多赛和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论变换模式,再以康德的理性主义和经过多元价值体系调和的新功利主义二元评价机制作为嵌入,大致现成了当今的主流社会发展理论。
13、带来了便利,是进步。但如果彻底取代实购,就不是了。那为什么要以这些“价值”作为参考呢?因为这是所有社会理论的基础。
14、(3)矛盾:为了解决异化的问题,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康的消费伦理,使消费逻辑重新定位到需要上来。而虚拟购物恰恰阻碍了这种努力。的一切信息都是荧屏所见,信息的不对称无法通过实践体验来弥补,消费者与商品之间博弈过程将从实践体验变成广告分析。实践过程是主体认识世界的交互过程,该过程的博弈会在一些美好的价值那儿达到均衡,而广告没有这种社会责任,也不可能有。
15、我们喜欢,不代表我们的子孙也会喜欢,我们做彻底取代这个决定的时候,子孙的“投票权”缺失了。于是引入罗尔斯的代际正义,如果能证明这个决定会使社会进步,那就行了。
16、(4)原因:广告,作为符号对真实世界入侵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它的目的是创造需求,它鼓动人们求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时地将这种生活定义为高贵、优雅,通过偷换概念,臆造物质生活的高度水准与精神生活充实的联系,从而推动消费意识走向异化。
17、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至少在爱情中,还不能取代实体购物啊。
18、实体购物带来了个体在消费时体验的直观性、实时性以及多成员交互活动伴随的认同感和情感上的愉悦。
19、自由、平等是基本价值,有永恒意义,不妨称为元价值;博爱、忠诚、节制、奉献等等由元价值诱导出,不妨称为子价值。那么进步是这样一种变换,使全体成员元价值总量守恒,子价值总量增加。
20、这个不能铺开讲,我试用数学的语言给出个直观的简述:
21、该模型旨在解决异化问题。早期社会,人们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如男耕女织、自产自销,生活与消费是合体。之后,劳动有了剩余,剩余价值用于交换,开始有了社会分工,消费与生活开始分开。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的解放,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可支配时间,于是女人们纷纷走向厨房,我们可以直接购买果蔬榨汁,以取买果汁,这时变成了“产消者”。
22、虚拟购物如何与该体系产生矛盾?
23、答案是不能。这不是市场经济博弈的结果,而是社会哲学不允许这么做,下面做一些概念解释,然后给出大家一个未必严谨、恰当但较为直观的证明。
24、(2)解释: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消费方面,人们追求自身的necessaryneeds,在这种有节制的消费意识主导下,人们对精神的追求较高。
25、一对情侣在商场逛街,一位腼腆的女生羞涩地挑着衣服,目光缓慢地扫视衣橱,当看到一件衣服时,迅速跳过,然后看着其他衣服,不时地用余光打量着刚刚那件,目光踌躇,忧郁的表情偶尔流露出一丝兴奋与胆怯,细心的服务员注意到了,让她试试,再三劝说下,女生试了试,出来的那一刻,女生的眼眸仿佛有光,木讷的男友看呆了,流畅的线条贴合优美的轮廓,保守的基调衬托出纹样配色的热情,前卫的边缘彰显活力,高贵而不失优雅,接着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女孩一连串中二、傲娇、病娇的举动看呆了店里的顾客,男生轻轻地拥女生入怀,女孩不时地用呆萌的表情偷瞄着围观群众,单身路人狗受到一万点伤害。
26、以前经常去游戏厅玩游戏机,最喜欢玩的是一个游戏,抓到一条大鱼,就哗哗哗的落下很多币,那种感觉很爽,后来游戏厅更改了模式,不落币了,刷分。从那天开始,我就不去了。
27、在未来,如果去城市化能实现的话,地缘优势、回归自然的情境体验会削弱电商在规模化和便利性中获得的竞争优势,从来有望达到一种甚至是非合作博弈下的均衡,一种新的双赢状态。
28、举一个例子:
29、便利和发展对进步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只是有时伴随进步而生,于是有了似是而非的等价性。
30、感受不同,所以相应的需求也不一样。